摘录 & 思考
文中观点
- ”信息茧房“的说法不如”信息回音室“来的准确;
- 大部分研究显示:使用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app的人,并没有明显出现视野变窄的现象;
- 因素一:算法是有不同类型的,例如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之间的差异;
- 因素二:我们的社交关系是复杂的;丰富的社交关系大概率不会陷入信息回音;
- 因素三:我们并非只读特定内容的生物;好奇心驱动等;
- 因素四:我们喜欢夸大媒体的负面影响;因为人们越来越把自己的媒介偏好和媒介消费当作是一种政治表达和政治宣示的手段,即:我看什么媒体代表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相信什么。
在个体层面,我们有着多样的阅读动机,受到各种认知偏见的影响,可能倾向于点击某些特定类型的内容,但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认同的那些。
在社会层面,我们在大多数APP上都存在着社交关系,以及主动选择关注的帐号,这些都对我们能接触到的内容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在APP上拥有丰富社交关系的人,不太可能陷入狭窄的视野当中。
在技术层面,算法推荐有着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原理。被广泛使用的协同过滤算法,实际上并不会缩减人们的视野,甚至有时能打开更大的世界。
思考
虽然媒体在这几年开始很少炒作”信息茧房“这个概念,但自己还是希望写下这篇思考,来警惕自己;
获取推荐算法可以使我们看到的事物更加多元,但是从现在的社会现象来看,似乎还是引导了很多人走入自己的”信息回音室“;
为什么信息多元却依旧会陷入”回音室“中呢?
因为大多数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接受自己可以接受的,并且对于自我的肯定在他人的鼓励下会越来越”顽固“,甚至喜欢孤军奋战、喜欢站在少数人的视角”沾沾自喜“。当人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后,不需要100条信息中有80条肯定自己,只需要10条或许就够了;当用户对1条信息产生兴趣时;推荐算法不需要拓展为80条类似的,只需要10条就可以让人无比的相信自己的观点;
有这样的描述:“从前希望推荐算法可以让“井底之蛙”知道直接之大,结果是让一群一群不同井的”井底之蛙“相遇,更加确信这个世界就那么大”
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目前的企业-推荐算法很直接的都是用点击率等数据综合来看,但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和公司的营收挂钩,往往是短视的;可不可以考虑更多的人文情怀进去呢?长期的目标甚至是社会方面的目标?
自己以后或许会更加关注这样一个方面,目前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自己先将推荐算法掌握完善一点,这样才能探索出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